“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 - “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1] - 该时期是实施从“十四五”至“十六五”三个五年规划以完成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中段关键阶段 [1] 经济发展目标与基础 - 2024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但距离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有差距,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当速度 [10][11] -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为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5] - 发展需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0][11]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列为“十五五”战略任务首位 [7] - 202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领先 [7]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 [7] 国内市场与内需战略 -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8] - 通过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来增强经济韧性和稳定性 [8] - 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以提升全球最具成长性市场的可靠性和内驱力 [8]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关系 - “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11] - 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11] 对外开放与国际循环 - 需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4]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同时拓展国际循环 [12]
准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2025-11-11 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