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 [1] - 主要目的是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金石" [2] - 旨在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 重点实施领域与措施 - 加强协同,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清单,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扩大生产场景、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供给 [3] - 推动"5G+"应用场景,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等重点应用场景 [4] -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各环节延伸 [4] - 推动"机器人+"应用场景,促进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落地 [4] - 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实施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工程,在钢铁、电力、船舶、航空等行业加快应用 [4] - 推动"北斗+"应用场景,加快技术融合创新,促进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精准农业等场景深度融合应用 [4] 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 - 中央企业是场景供给的"富矿",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企业以场景和应用赋能产业链创新链关键环节 [5] - 依托33个国家级产业联盟打造平台型经济,累计举办45场专题活动,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超1万项 [5] - 安徽省将强化项目培育和标杆场景建设,聚焦低空经济、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聚变能源等领域组建场景实验室,并联合沪苏浙在长三角共同开放跨区域综合性重大场景 [8] - 广东省将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作用,上线"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 [8] 技术驱动与产业方向 -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以及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氢能和核聚变、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需要技术攻关和场景双向赋能 [7] - 科技部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重大前沿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动实验室前沿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7]
打造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加速器”(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2025-11-11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