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伙伴工程”两月报捷 破解融资难题120家“科技种苗”入库
长江商报·2025-11-11 07:48
光谷科创金融“伙伴工程”核心举措 - 启动运行两个多月,已有120家企业入库成为“科技种苗”,首批14家企业获得“伙伴贷”资金支持,并成功落地三单认股权协议 [1] - 工程核心是把“政府信用、银行贷款、股权资本、平台服务”打包成标准化工具箱,面向早期硬科技项目开放 [1] - 首期计划为至少400家科技种苗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3] “伙伴工程”服务模式与产品 - 推出“种苗伙伴贷”专属产品,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利率低至LPR-50BP起 [3] - 开发种苗企业研发险、创业失败险等定制化保险,打造“政策性种苗基金+三只国企天使基金+市场化种子基金”的“1+3+N”投资服务体系 [3] - 形成“贷、投、保”联动的组合拳,并在光谷八个产业园区设立工作站,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2][3] 入库企业特征与融资困境 - 首批入库的120家企业呈现“初创期、硬科技、重人才”特征,平均成立时间仅1.8年 [2] - 企业多数缺少可供抵押的重资产,尚未形成规模化销售,甚至处于“零营收”状态,在传统信贷体系中面临“首贷难”困境 [2] 东湖高新区科创金融生态 - 东湖高新区已集聚科技支行、科技证券、科技保险、基金等科技金融机构110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76家 [4] - 设立各类基金超70支,基金净值约占湖北全省的50%,形成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链和债券融资链 [4] - 高新区获批全国首个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持续推动机构集聚、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