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医保买面膜,医保卡岂能变购物卡
新京报·2025-11-11 08:17
行业违规操作模式 - 企业将普通牙刷申请为第一类医疗器械“牙科用毛刷”,将牙线申请为“牙科洁治器”,将面膜包装成第二类医疗器械“医用敷贴” [1] - 产品外观和用途与真正医疗器械相差甚远,但凭借虚假的医疗器械身份进入药店并可刷医保卡购买 [1] - 企业通过此方式扩大商品销量并从医保基金中获取不正当利益 [1] 市场参与方行为分析 - 药店倾向于让消费者刷医保卡购买这些商品,并可能设定高于市场的价格,形成“阴阳价格” [1] - 此种操作导致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加速流失 [1] - 消费者往往被产品表面的医疗器械标识迷惑,在不知情情况下参与违规行为 [2] 监管与治理挑战 - 违规操作的隐蔽性更强,药店和企业可巧妙规避监管 [2] - 需从源头把牢医疗器械认证关口,中后端需监管部门严格执法 [2] - 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医保政策的认知,自觉抵制违规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