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11月10日A股与港股消费板块集体上涨,传统消费如白酒、旅游、零售及新消费如潮玩、茶饮等均有出色表现,代表性公司中国中免股价涨停并创两年新高[1] - A股具体表现:中国中免A股封住涨停,封单金额达5.03亿元,舍得酒业、酒鬼酒、三元股份、庄园牧场等多股涨停;港股具体表现:沪上阿姨涨幅超13%,蜜雪集团涨近9%,泡泡玛特涨超8%,卫龙美味、奈雪的茶、茶百道等跟涨[2] - 主题基金方面,11月10日旅游、食品饮料、消费相关ETF涨幅居前,两只旅游ETF涨近6%,酒ETF涨4.5%,另有28只基金如港股通消费ETF、食品饮料ETF等涨幅超3%[3] 推动上涨的利好因素 - 政策面利好:11月7日财政部发布报告称将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11月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降转涨0.2%,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3] - 估值面提供安全边际:传统消费板块年初至今表现低迷,"白酒指数"年内跌幅约为5.45%,"零售指数"仅上涨0.75%,食品饮料指数当前市盈率21.29倍,处于过去10年的12.52%分位低位[3] 公募基金操作分化 - 对传统消费龙头操作分化: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贵州茅台市值274.55亿元,持有基金数量降至573只;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对其大幅减持,而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旗下产品则继续加仓[4] - 对新消费龙头操作分化:重仓持有泡泡玛特的基金数量从二季度末286只降至三季度末180只,基金重仓持股数量从6333.08万股降至4382.13万股,降幅约31%;但仍有70只公募产品在三季度加仓泡泡玛特,且多只基金将其列为头号重仓股[4][5] 基金经理投资逻辑 - 投资思路聚焦内需与出海:消费板块具备"估值+基本面"共振修复特征,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刺激与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将逐步兑现为基本面改善[5] - 内需市场长期看好:中国内需消费市场长期是投资沃土,当前低估值提供安全边际,企业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最终反映到市值增长中[5] - 出海成为重要增长点:在内需弱复苏背景下,消费出海是确定性较强的增长点,中国品牌在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电等领域正实现"品牌跃迁",重点拓展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区域[6]
A股和港股“新旧消费”联袂大涨!基金经理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