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定义及优势 - 基础设施私募信贷是为新建、扩建或维护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的长期债务融资,分为经济基础设施贷款与社会基础设施贷款 [1] - 该资产类别具备优异的风险收益特征,提供稳定长期现金流,并包含非流动性溢价,其收益率显著高于高收益债、杠杆贷款等流动性信贷市场产品 [3] 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巨大,2024年达到3万亿美元,预计2025-2040年期间缺口将达10.9万亿美元 [4] - 全球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迅速,从2021年的1449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805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7.6% [7] - 预计到2029年,全球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2725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6% [7]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投资方,包括养老基金、保险资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个人及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 [7] - 产业链中游为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管理公司及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7] - 产业链下游为基础设施项目借款方,主要应用于能源、交通、通信等经济基础设施,以及医院、学校等社会基础设施领域 [7]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包括金融机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 [9] - 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中咨(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 [9] - 基础设施私募信贷的防御性特质及与市场周期的低相关性对追求稳健收益的机构投资者具有独特吸引力,其收益率可比流动性信贷工具高出200至300个基点 [9]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化、去全球化与去碳化等宏观趋势将推动基础设施私募信贷投资的需求,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区域供应链等领域 [10] - 基础设施私募信贷正通过结构性创新扩大全球覆盖范围与投资者群体,例如上市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流动性的参与渠道 [10]
2025年中国基础设施私募信贷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全球另类投资市场中增长迅速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投资吸引力[图]
产业信息网·2025-11-11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