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笔楼|保护买家的规则,不能变成薅卖家“羊毛”的工具
新华网·2025-11-11 09:53
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的现状与影响 - 规则旨在降低消费者试错成本并提升消费信心,同时倒逼商家优化服务与商品品质 [3] - 但在实际操作中被部分买家滥用,例如女装电商退货率高达50%至60%,线上直播购物退货率甚至超过80% [3] - 滥用行为包括演出后退货、使用后退货(如粉底液用半瓶)等,并非出于质量问题 [4] 恶意退货的具体表现与危害 - 部分消费者通过遮掩吊牌穿着后退货,或组织集体购买演出服使用后以“质量问题”为由退货 [7] - 滥用行为催生了“退货党”灰色产业链,涉及买真退假、买新退旧、教唆骗赔等 [7] - 商家为应对而增加开箱监控、防调包扣等措施,推高销售成本,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和服务收缩 [8] - 滥用行为侵蚀买卖双方信任,抑制消费者购买信心与购买力,最终损害整个商业生态 [10] 规则优化与各方责任 - 今年5月实施的《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对退货商品类别和完好标准作出更详细规定,并将规则拓展至线下实体店 [11] - 电商平台需完善信用机制,利用大数据识别异常退货行为,充当公平的中间人 [13] - 商家应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品质,区分对待恶意退货与正当退货,捍卫自身权益并提供优质售后 [13] - 消费者需遵守诚信与契约精神,避免将便利规则变为损害他人的工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