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省正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数智化赋能和信息化转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2][4][7]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与平台建设 - 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搭建了22个研发创新平台,集聚了400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 [4] - 园区提供“云、网、算”新基建技术资源,企业租用云存储和云算力的年成本约为1万元,远低于自建硬件系统所需的几十万元 [4] - 在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中专题部署文化和科技融合,“超高清视频算法”等项目突破了视频高性能计算、渲染加速等关键核心技术 [4] 政策支持与战略方向 - 近期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推进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5] - “人工智能+文化旅游”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一批具备融合潜力的企业、项目和平台入选重点培育清单 [5] - 总规模达3000亿元的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了文化科技子基金,主要投资文化产业,重点聚焦“文化+科技”等领域 [10] 新兴业态与产业实践 - 浏阳润霆烟花集团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其产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上半年出口额超1.5亿元 [6] - 创新“天空剧院”模式,结合焰火、音乐剧和无人机表演,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IP的转型 [6] - 湖南省博物馆建设数字文博大平台,开放“马王堆数字资源库”,运用数字化手段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6] - 醴陵陶瓷和长沙湘绣企业利用数据挖掘、图像处理等技术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创新 [7] 人才与数据要素支撑 - 通过“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系列招聘会吸纳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领域人才,企业推出校招生百万年薪计划 [9] - 大力实施“芙蓉人才”计划,创新高校学科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9] -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的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是8个支撑中心之一,累计上架数据集产品367个,累计交易额超2.18亿元 [9] - 依托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已累计建成5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数据规模10万TB以上,服务了50多个垂类AI大模型 [10]
当文化遇见科技,湖南这样破题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1-11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