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全景呈现长三角智能制造发展情况 旨在为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助力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制造高地 [1] - 报告聚焦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四大重点制造行业 分析行业智能制造场景建设亮点与提升方向 并分享重点企业成功经验 [2] - 报告旨在为"十五五"时期政府决策 产业规划与企业建设提供参考 助力长三角在智能制造领域继续走在前列 [2] 长三角智能制造总体格局 - 长三角城市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呈现以上海为核心引领 苏州 杭州 无锡为三强带动 南京 常州 合肥 宁波 南通为五大重点辐射 多点支撑的总体格局 [1] - 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智能制造指数平均值为105 其中9个城市指数在平均值之上 [1] - 上海市位居长三角各城市榜首 与苏州 杭州 无锡4个城市共同组成第一梯队 [1] 各省市发展特点与优势 - 江苏省城市表现出色 形成以苏州 无锡为核心 南京 常州 南通紧随其后的发展格局 合计入围一级指标前三名次数为6次 在供给能力 应用水平 综合成效方面优势突出 [2] - 上海市有3个一级指标位居分项前三名 在创新产出 示范引领项目数等二级指标方面优势尤为明显 [2] - 浙江省形成以杭州为引领 宁波 湖州 嘉兴为支撑的智能制造能力体系 在智能制造人才支撑方面表现优异 [2] - 安徽省在研发投入参与度 创新产出 智能化改造投资增长等二级指标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2] 重点聚焦行业 - 报告聚焦长三角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四大重点制造行业 [2] - 分别从国家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多个典型制造场景建设指数出发 对比分析行业智能制造场景建设亮点与提升方向 [2] - 分享比亚迪汽车 通富微电子 浙江海正药业等行业重点企业智能制造建设成功经验 [2]
《长三角城市智能制造指数报告(2025版)》在上海发布
新华财经·2025-11-11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