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产业”双轮驱动 算力设施绿色发展提速
证券日报之声·2025-11-12 00:08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新能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算力设施融合发展,加强协同规划与绿色运行[1] - 政策发布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高度重视,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重要举措[1] - 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导致能耗问题凸显,绿色化建设势在必行,部分算力设施存在小而散、能效偏低等问题,节能改造有较大优化空间[1] 储能技术与电网升级 - 储能系统是调节电力供需矛盾的核心手段,可化解绿色能源间歇性与算力设施持续高负载不匹配问题,为高比例使用绿电提供技术基础[2]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跃居世界首位[2] - 储能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固态电池、氢储能等前沿技术从示范应用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 - 电网接纳能力决定算力设施绿色发展规模和质量上限,需构建新型电网平台提升承载力,优化电力流向扩大新能源资源配置范围[2] 能源转型现状与企业实践 - 中国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在一季度首次超越火电装机总量,能源转型进入高比例新能源为特征的关键阶段[3] - 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挑战,需通过规划协同、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提升系统适配性[3] - 秦淮数据作为第三方算力设施方案提供商,坚守零碳战略,业务布局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高度契合,着力探索算电协同新路径[3] - 紫光股份加速推进相变冷板等液冷技术开发验证与产品化,满足高密算力集群和高功耗芯片的数据中心降耗需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