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工时压缩20%以上(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人民网·2025-11-12 06:49

项目进展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工程总进度已超过86% [1] - 全船2838间乘客和船员舱室安装总进度达到63% [2] - 该邮轮计划于2026年3月出坞、5月试航,年底以广州南沙为母港开通国际航线 [2] 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通过共用支架系统应用,支撑腿数量减少30%,节省空间并降低焊接变形风险 [2] - 采用全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虚拟造船”,后期修改量减少80% [2] - 1100多间预制舱室实现模块化生产,单舱安装工时从200小时压缩至50小时,内装周期较首艘邮轮缩短8个月 [2] - 项目目标是将建造工时压缩20%以上 [1] 国产化与自主能力 - 邮轮的升降娱乐系统、阳台工程包等部件均实现国产化,内装基材、家具等大部分来自国内供应商 [2] - 公司工程师已能独立解决大部分设备调试问题,无需依赖外方专家,自主化能力显著提升 [2] - 首艘邮轮积累的经验正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底气,年轻技术人员已成长为攻坚主力 [2] 设计与工程挑战 - “爱达·花城号”总长增加17.4米,船体结构需重新优化 [1] - 公共区域与户外活动区域计划分别新增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对空间利用率与安全标准提出更高要求 [1] - 项目多工种并行交叉作业增多,项目管控难度更大 [1] 行业影响与产业链 - 邮轮建造业具有上下游1:14的产业联动效应,被誉为“漂浮的黄金产业” [3] - 通过大型邮轮项目牵引,一批掌握国际标准的本土供应商成长起来,强化了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 [3] - 项目为高端制造、文旅服务等产业注入新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