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经三年多建设 平陆运河雄姿初现——一河激活北部湾(产经观察·收官之际看工程)
人民日报·2025-11-12 06:46

项目战略定位与意义 -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具有关键性、战略性意义 [1][3] - 运河上游与西江航运干线相连,向西通云南,向东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向北达贵州,向南由北部湾出海,建成后5000吨级船舶可实现江海直达 [2] - 项目旨在破解广西向海发展瓶颈,解决过去西部货物出海“舍近求远”以及北部湾港口“有港无货”的窘境 [3] - 运河建成后,广西及西南地区货物出海相比经广州港出海,可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每年节省运费超52亿元 [4] 工程建设规模与技术特点 - 工程总体量包括134.2公里5000吨级航道、3座双线船闸航运枢纽、27座新建改建桥梁以及配套工程 [5] - 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达3.15亿立方米,相当于近3个三峡枢纽的土石方开挖量,混凝土浇筑总量约584万立方米,可装满2300多个标准游泳池,两项指标进展均已突破90% [7] - 工程面临复杂环境、资源和生态约束,集航运、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需求于一体 [6] - 项目从西江调水,流量为25立方米每秒,每年约需10亿立方米的水以满足通航需求,同时不影响珠江流量 [7] - 马道枢纽是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通过三级省水池和输水廊实现循环利用,省水率超过60%,三大枢纽预计年节省水量超10亿吨 [8][9] 当前建设进展与关键节点 - 起点平塘江口标段航道开挖超97%,护岸防护率达80%,通水约18公里,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 [7] - 运河入海口区域疏浚土方量超1200万立方米,预计2024年底完成航道主体施工任务,彻底打通通江达海最后一环 [10] - 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鲸号”和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天骅”船参与疏浚作业,加速建设进度 [10] 产业联动与经济效益展望 - 项目建设旨在以运河“一条线”撬动产业“一片海”,形成运河经济带 [11] - 重点产业项目已接续落地,如南宁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碳酸锂项目开工,太阳纸业投资200亿元的林浆纸一体化技改及配套产业园项目上马 [11] - 为最大化发挥运河航运效能,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升级,例如南宁港正抓紧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以匹配5000吨级的通航能力 [11] - 后续将有序提升内河航道等级,扩建上游瓶颈船闸,加快进港铁路建设,确保运河有船来、有货运、有效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