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核心定义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 [1][3] - 场景定义为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 [3] - 场景具有真实世界性、价值可验证性、示范可复制性、协同集成性、风险可控性五大特征,构成技术可行性的终极试金石 [4] 场景对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 - 场景将创新环境从传统实验室搬到真实市场环境,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 文件提出并系统构建了场景驱动的创新范式,强调以需求牵引创新、创新满足需求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高效的创新模式支撑 [4] - 通过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丰富应用场景的潜力优势转化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场景供给优势 [8] 当前场景供给不足的现状与原因 - 有效场景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催生转化的阻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因缺乏有效应用场景难以进入产业体系 [2] - 低空经济发展面临场景应用深度不足、规模化应用尚未形成等问题,制约产业从技术突破向规模落地跨越 [5] - 场景开放与供给不足存在三方面原因:收益分配机制没有厘清、地方保护和企业保护问题依然较多、场景试验中涉及政策协同和部门协调问题 [6][7] 推动场景落地的具体路径与措施 - 《意见》明确场景培育开放三大方向:优先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和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场景 [8] - 场景培育和开放不仅需要推进基础设施和平台的硬建设,更需要法规、制度、政策等软创新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场景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健全重大场景资源统筹机制,鼓励国资国企积极参与场景创新开放,推动民营企业平等参与 [9] 企业实践与行业机遇 - 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基于机器声纹的工业装备智慧大脑等技术,能在超早期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精准预测 [2] - 高科技创业企业将场景发现和培育作为必修课,国家层面支持将推动产品和技术在制造业、能源等更多领域落地应用 [2] - 具有真实需求、特色鲜明、综合集成和适时供给等特征的场景被视为更值得开发和关注的稀缺资源 [9]
供给不足,场景短板如何补
新华网·2025-11-12 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