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财经】“AI泡沫论”再起 美股多项指标亮“红灯”
新华财经·2025-11-12 13:43

市场对AI概念股高估值的担忧 - 市场对AI概念股高估值的担忧升温,伴随迈克尔·伯里做空英伟达等明星AI股、软银清仓英伟达,多家华尔街投行对AI投资热潮发出预警 [1] - 美股科技股持续下挫,纳斯达克指数延续跌势,英伟达股价自11月以来跌幅逼近10% [1] - 高盛和瑞银认为,随着资本开支大幅增加,海外科技股股价快速上涨,或已完成加速膨胀阶段,并开始出现向狂热期过渡的风险 [1] AI领域潜在的泡沫迹象 - 以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七巨头”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公司总市值已超过20万亿美元,英伟达市值从4万亿美元攀升至5万亿美元仅用时不到4个月 [2] - 上述行业巨头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超30%,市场集中度创历史新高,美股前20大公司的市值占比在2024年升至40%,截至2025年10月31日达到43%左右,创1989年以来新高 [2] - 2023年以来全球超500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信息技术行业,占增量资金超过36%,机构行业配置中信息技术的占比从2023年初的20%左右提升至目前接近30% [2] - 多位分析师表示,所谓的AI泡沫指的是包括资本、估值、商业模式到基础设施在内的整个AI领域出现的一种集体性、非理性的狂热,导致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 [2] 市场人士的预警与风险分析 - 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表示,未来12个月至24个月内的某一时间点,股市很可能出现10%至20%的跌幅 [3] - 迈克尔·伯里旗下基金已持有名义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英伟达和Palantir看跌头寸 [3] -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警告称很多资产正看起来进入泡沫区间,并提到市场可能低估了潜在风险 [3] - 伯里指出许多科技公司正通过延长资产的使用年限来低估折旧支出,从而虚增利润,其估算从2026年至2028年,这一会计处理方式可能低估约1760亿美元的折旧支出 [3] - 伯里认为这种利润“幻象”可能让市场忽视企业真实的资本回报率,潜藏的估值风险正在被AI热潮所掩盖 [4] 投资者的矛盾行为与市场情绪 - 尽管存在担忧,投资者仍在加码对AI相关股票的押注,资金持续涌入人工智能等热门科技板块 [6] - 避险基金与散户投资者的持仓趋向高度一致,都集中押注同一批明星科技股,美国家庭资产中股票投资的比例也升至历史高位 [6] - 花旗银行报告指出,投资者一方面对科技股的估值和“AI板块泡沫论”表示担忧,但实际投资组合却显示出极度看涨的“亢奋”状态 [6] - 花旗莱斯科维奇恐慌与亢奋指数目前达到0.72,显著高于0.38的“亢奋”标准 [6] 市场估值指标与体系变化 - 以“巴菲特指标”衡量,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该比率在2024年底至2025年1月间升超200,截至11月11日收盘仍达到223 [7] - 其他发达市场中,日本股市的“巴菲特指标”最高,达到178,法国、英国和德国股市指标均远低于美股 [7] - 巴克莱自主开发的市场指标显示,基于期权数据测量的狂欢股票比例目前约为11%,高于7.1%的长期平均水平 [7] - 美国头部企业的估值已脱离传统财务模型的解释范围,市场开始用市销率代替市盈率,用潜在市场规模代替实际营收,用技术壁垒代替盈利前景 [7] - 这种估值体系的转变使得企业价值越来越依赖于人们对未来的想象,而非当下的经营业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