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五五”|让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成色更足
中国经济网·2025-11-12 15:22
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成就与目标 - "十四五"以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1]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1] - 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1]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将"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列为主要目标之一 [1] 提高生活品质的核心路径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1] -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持,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 [1] -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1] - 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 [2] 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 从"一小"抚养教育到"一老"就医养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2] - 持续改善民生能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更多资源"投资于人" [2] - 多个城市发布人才新政,涵盖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全方位"福利包" [2] 提高生活品质的长期性与系统性 -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一项需要历史耐心与战略定力的系统工程 [2] -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基本国情,平衡社会利益 [3] - 确保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