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再次清仓英伟达
经济观察网·2025-11-12 17:16

软银清仓英伟达交易分析 - 2025年11月11日,软银集团宣布清仓英伟达股份,套现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1] - 此次清仓使软银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利润暴增[1] - 软银此次投资过程为:2024年重新建仓,持股价值达10亿美元,至2025年3月底增持至30亿美元,最终于2025年10月全数卖出[1] 软银与英伟达的投资历史 - 孙正义与英伟达的缘分始于2014年,当时其独具慧眼,将英伟达锁定为"AI基础设施的基石"[1] - 2017年,软银以40亿美元买入英伟达近5%的股份,成为其大股东之一[1] - 2019年,软银以70亿美元清空全部持股,错失了英伟达从千亿市值飙升至4万亿美元的超级红利,此次清仓被孙正义称为"漏掉的大鱼"和"巨大的失误"[1] 市场对清仓行为的观点分歧 - 部分分析师认为该决定明智,反映了对市场风险的高度敏感,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此举反映软银对短期估值过高的警惕,其历史操作显示擅长逆向投资[1][5] - 另一部分分析师认为减持行为可能是一个错误信号,因为AI技术的长期前景依然看好,ARK Invest创始人Cathie Wood反驳称清仓可能错失万亿美元市值机会[1][5] AI概念股市场表现与估值担忧 - 英伟达股价在2025年11月11日晚间下跌,市值一夜蒸发千亿美元[1] - 英伟达股价虽在年初至今涨超48%,但市值已从月初的5万亿美元跌至11月11日的4.69万亿美元[4] - 英伟达的市盈率在2022年一度超过100倍,远高于其历史平均水平[2] - 美国市值最高的五大公司合计占据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30%,为半个世纪最高集中度,其估值是自2000年以来最极端的水平[5] 市场对AI泡沫的普遍担忧 - 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调查》首次将"人工智能股票泡沫"列为全球头号尾部风险,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AI概念股存在泡沫,比例创历史新高[4] - 许多基金经理已开始减少对AI相关股票的持仓,硅谷某对冲基金经理管理的20亿美元基金正以每天3%的速度减持AI概念股[4] - 英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AI概念股市值已飙升至"与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相似的水平"[5] - 有分析师认为,AI领域当前的泡沫规模是当年互联网泡沫的17倍,是2008年全球房地产泡沫的4倍[5] 市场担忧的具体表现 - "超大规模运算企业"债券相较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利差已升至0.78个百分点,为今年4月市场震荡以来的最高水平,较9月的0.5个百分点明显扩大[3] - 华尔街"大空头"迈克尔·伯里旗下对冲基金持有名义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看跌期权(占其资产总值的80%),押注对象为英伟达和Palantir[3] - 半导体新贵迈威尔科技尽管交出扭亏为盈的财报,股价仍暴跌40%,被视为"AI基础设施"的Palantir,市值较年内高点已经缩水36%[4] 软银的战略转移与行业动态 - 在清仓英伟达的同时,软银宣布将投资重心转向ARM的AI芯片研发,被部分人士解读为"用确定性技术替代概念炒作"[5]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自己也在抛售股票,2024年6月至今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6] - 许多新兴的AI初创公司虽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尚未实现盈利,引发投资者对其可持续性的怀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