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动漫影视行业需采用国际化合作模式,在项目开发早期即整合全球资源,以实现成功的“走出去”战略[4][9] 国际合作与制作模式 - 中美联合制作的成功案例如《超级飞侠》和《豆小鸭》依赖于每周保持通话的紧密团队沟通和集体审核文字视觉材料[3] - 为项目配备熟悉中美文化和语言的内部文化顾问,以准确把握文化细节,确保作品在国内外市场均获成功[3] - 采用预售模式降低财务风险,即在动画制作启动前通过高质量创意企划书吸引全球合作伙伴进行预售,确保节目登陆海外主流平台[4] 内容创作与角色设计 - 教育类内容创作以动物或交通工具作为主角而非人类,以吸引全球任何国家的孩子,并包含由顶尖教育专家编写的教育课程[5] - 国际化团队优势包括驻上海的中国文化顾问,能帮助厘清吸引中国孩子和家长的内容[5] - 成功IP的核心是打造有吸引力、有意义的角色,使其成为孩子和家庭的“朋友”,从而为后续衍生品开发奠定基础[8] - 《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在于主角哪吒是一个坚韧、不完美但善良的普通人角色,能让许多人产生共鸣[8] 市场策略与行业建议 - 中国动画行业最大挑战是先为中国市场制作节目再考虑“出海”,这种方式极少成功,应在制作前启动国际化步骤[4] - 行业应在新剧集、新电影开发早期就与国际伙伴合作,国际输入越多,内容越有可能在全球成功[9] - 最大的风险是自我封闭只创作面向小众的内容,应鼓励“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策略以实现持久成功[9] 技术应用与创作理念 - 公司原则上不在任何原创内容创作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坚信最成功的项目始终由人类创作[6] - 技术进步虽有一定作用,但近年来中国IP的成功核心是将引起深刻共鸣的中国主题与全球化的叙事、制作、发行方式相结合[6]
东西问丨乔西·塞利格:中国动漫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中国新闻网·2025-11-12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