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读懂“十五五”|从全运会新图景 看“体育强国”建设向纵深推进
央广网·2025-11-12 21:11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首次由粤港澳联合举办,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展现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同高质量发展 [1][2][7] 全民参与的广度 - 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约1.1万名群众运动员参与,上百万人参加了预赛和“我要上全运”活动,体现“全民全运、全运惠民” [2] - “十四五”时期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达484.1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平方米 [3] - 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全运会积累了经验,提升了群众体育的热度 [3] 人才储备的深度 - 全运会作为奥运会“选拔赛”,涌现出众多年轻选手,如18岁张展硕破游泳纪录、11岁曹诗祺参与滑板决赛等,显示人才储备深度 [4] - “十四五”时期中国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巴黎奥运会金牌项目从21个增至24个 [5][6] - 全运会竞技水平高,在乒乓球等领域夺冠难度甚至超过奥运会,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大赛经验意义重大 [6] 体育产业的厚度 - 中国体育产业稳步发展,2023年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1.49万亿元 [7] - 地方体育产业各具特色,如2023年广东省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江苏省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总规模4398.5亿元,占省内产业总规模68.6% [7] - “体育+科技”、“体育+文旅”等模式协同并进,以及“赛事进景区”等活动的火爆,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