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 - 桐乡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凤鸣集团与东华大学共建生态环保新材料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洲泉中试基地落地[2] - 桐乡以"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为支撑构建算力体系,作为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已集聚6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规上企业[2] -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自2019年起吸引40余个国家和地区5000余个项目参与,培育4家上市企业和16家独角兽企业[2] - 浙江企业积极开辟新赛道,丽水龙泉刀剑厂用人工智能优化生产工艺并借力电商,杭州安脉盛公司研发智能控制系统为锂电池企业提升生产精度[2] - 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1.4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4.7万亿元,年均增长13%,占GDP比重提升至53%[2] 构建文化传播新桥梁 - 嘉兴九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译制+原创"将4000余部作品推向全球[3] - 杭州企业开发的《黑神话:悟空》融合中华文化与数字技术,全球销量突破2800万份[3] - 网文、网剧、网游作为文化"新三样"加快出海,湖州南浔区企业游戏分发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衢州企业30余部网剧被译多语种,金华东阳市横店打造网剧全产业链[3] - 人工智能赋能文物保护,"光影丹青""文澜重光"等数字产品在乌镇峰会亮相,浙江将推动文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3] 描绘智慧生活新画卷 - 桐乡"全息数字道路"实时调控信号灯,车辆通行时间平均缩短15%,乌镇智能养老中心配备智能床、健康监测仪等设备[4] - 海盐县居民通过"数智国医"平台可全程查询处方状态,龙泉建筑工人通过"维权码"一键联系项目经理与人社部门[4] - 绍兴诸暨探索"人工智能初判—专科医生决策—家庭医生执行"健康服务链,覆盖65个病区与143种专病路径,已服务患者近万人次[5] - 浙江推进居住证"互认转换、一证通联"改革,群众通过"浙里办"申领电子居住证可便利办理子女入学等事项[5]
聚“会”成势 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2025-11-13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