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目标与战略协调 - 核心目标是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当速度 [1] - 202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3万美元,但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有差距 [1] - 高质量发展与保持适当速度是动态的战略协调关系,大体量经济下的持续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1] 高质量发展成效与指标 - 202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73898元/人,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1] - 企业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贡献率达到77.1% [1] - 经济正以更高效率、更少能耗和更多创新创造财富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包括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需解决“创新从哪来”问题,通过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设世界级创新资源集聚中心 [2] - 需解决“创新到哪去”问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2] 市场体系与资源配置 - 存在地方保护等隐性壁垒导致市场分割,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在“软连接”上存在卡点堵点,需在运营规则、结算体系、信息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 [3] - 需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破除阻碍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 [3] 人力资本与人才发展 - 人力资本的提质增效是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最大、可持续性最强的部分 [4] -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有利于筑牢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底座 [4] 未来发展方向 -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以完善制度环境为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 [5]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处于第一梯队,需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抢占制高点 [3]
高质量发展,破解矛盾赢长远(连线评论员)
人民日报·2025-11-13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