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凡:欧盟“去风险”,最终却自缚手脚
欧盟立法动向 - 欧盟委员会正推动立法,试图强制成员国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剔除华为和中兴设备 [1] - 此举是欧盟持续推行“去风险”战略的一部分,将5G等基础设施议题的核心从“发展”转向“安全” [1] - 自2019年以来,欧盟委员会已制定5G政策建议,并于2020年通过“5G网络安全工具箱”,定期发布评估报告炒作“华为和中兴风险”问题 [1] 政策实施层面 - 欧盟委员会的5G政策目前仍停留在政策建议层面,具体落实程度取决于成员国的立法和推进 [2] - 政策建议若转化为对成员国有约束力的条例或指令,需经过正式立法流程并争取成员国“有效多数”同意 [2] - 欧盟委员会通过鼓噪安全威胁和制造政治舆论来影响成员国的决策偏好 [2] 对中欧合作的影响 - 欧盟基于政治导向的“高风险”抹黑,单方面损害了中欧技术与经济合作的互信 [2] - 欧盟试图通过削弱和限制经贸联系来缓解其安全焦虑,表明其对华地缘政治认知持续消极 [2] - 欧盟以安全为名关闭市场和合作机会,使其难以信任中国方面解决经贸分歧的诚意 [4] 对欧盟竞争力的潜在影响 - 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面临市场碎片化、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5G部署迟缓已成为其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性挑战 [3] - 华为和中兴在设备、技术及解决方案上能提供世界领先的选项,强制剔除其设备将导致电信系统陡增巨额成本及服务供应混乱 [3][4] - 此举还将严重拖慢欧盟关键基础设施优化的步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