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三江源,“一处美”带动“一片富”(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2025-11-13 07:10
文章核心观点 - 三江源地区通过建立“源头分类、转运高效、处理绿色”的垃圾处理闭环和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协同发展 [5][7] 生态保护举措 - 三江源国家公园面积超过19万平方公里,玉树州地跨其核心区域 [2] - 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度,牧民可用积分在“绿色超市”兑换粮油和日用品 [4] - 建立县乡村三级垃圾转运体系,并探索跨区域垃圾转运过路费减免机制,解决偏远村落垃圾“运得出”问题 [5] - 推广绿色处理技术以确保垃圾“处理净” [5] - 推进全域禁塑减废专项行动,生态持续向好,湿地面积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5] 生态价值转化 - 生态好转带动玉珠峰登山旅游发展,当地积极发展配套服务助群众增收 [7] - 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使草山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畜牧业有序发展,“玉树牦牛”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7] - 生态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昂拉村2024年为村民代缴医疗及养老保险59万元,并为每名村民分红1600多元 [7]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