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调查核心发现 - 榆林地区专项考古调查发现573座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为全面了解中国北方史前城址的起源、发展、演变提供全新信息 [1] - 调查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5年8月,由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开展 [1] 遗址地理分布 - 573座遗址具体分布为:神木市89座、绥德县78座、清涧县73座、横山区63座、佳县64座、子洲县69座、府谷县41座、米脂县39座、榆阳区30座、吴堡县26座、靖边县1座 [1] - 在陕、晋、蒙、冀4省区中,榆林市是中国史前石城分布的核心区,各阶段石城中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石城均在榆林市 [1] - 邻近区域对比:内蒙古中南部、晋西北各发现约20座,延安发现3座,冀西北张家口地区发现1座 [1] 遗址年代与空间特征 - 榆林市石城聚落年代始于仰韶晚期,终于商周之际,即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1000年,延续约1800年 [1] - 石城沿河流两岸分布,多座城址聚集为一组,周边分布大量无石城墙的普通聚落,显示出明显组群关系,且分布空间发生过转移 [1] 聚落布局与技术演变 - 石城聚落轮廓有单城圈、"并联式"多城圈、"串联式"多城圈和"套合式"多城圈等多种空间布局类型,城墙圈外分布着无防卫设施的居住区和墓地 [2] - 石城由早到晚经历聚落规模由小到大、空间布局由简单到复杂、构筑技术由原始到成熟的变化历程,层级分化特征逐步强化 [2] 文化渊源与社会进程 - 调查认为陕晋蒙三省区史前石城是在燕辽地区文化西进的强烈影响下融合产生 [2] - 以榆林为中心的河套地区在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聚落骤增、石城群落突现、聚落层级分化显著、礼制要素高度聚合,已进入早期礼制社会,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和文明高地 [2] - 这种文化地位突变和社会进程突进是观察黄土高原文化地位兴衰周期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探索中原夏商文明的重要源头 [2] 调查应用价值 - 本次调查将为石峁遗址申遗和史前石城保护利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榆林】发现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573座
陕西日报·2025-11-13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