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拱墅区中小学全配了“科学副校长”
杭州日报·2025-11-13 10:49

政策背景与实施进展 - 教育部于今年1月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提出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2] - 2023年5月,教育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4] - 拱墅区于11月12日举办深化科学教育三年行动暨科学副校长赋能现场会,公布首批99位科学副校长名单并颁发聘书,成为全省率先实现科学副校长中小学全覆盖的区县[2] 科学副校长的人员构成与角色定位 - 聘任的99位科学副校长大多来自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以及高科技企业的高级工程师[4] - 科学副校长包括高校博导等高端人才,例如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梁初毛遂自荐担任[4] - 北大学霸、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少年科学院院长助理赵浩男担任科学副校长,旨在为全体学生构建AI思维底子,学校正着手构建AI校本课程以提升学生了解运用AI的能力[3] 科学副校长的核心职责与工作模式 - 科学副校长需开展六个一行动:指导制定一份科学教育发展规划、开展一次科普进校园活动、结对一位科学教师、参与建设一门科学课程、指导一批学生科学创新项目、推动一次校外科学实践活动[5] - 高校博导梁初教授表示将把更多精力用于影响中小学教师团队,通过引入资源、开放高校实验室来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观念[4] - 目标是将科学家从纸上文变为校中人,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不仅将科研工作者和科技资源请进校园,也为学生创造更多走出校园在社会真实情境中学习的机会[5] 项目实施的目标与意义 - 旨在破解高分低能困局,解决中小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获取却忽视培养知识转变为实践运用能力的问题[4] - 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补上重要拼图,解决缺乏专任师资导致课程沦为纸上谈兵的现实短板[5] - 科学副校长制度旨在全方位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提升学生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