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大国发院报告:破局高价瓶颈,六项建议推动SAF规模化发展
经济观察网·2025-11-13 22:11

行业战略意义与减排潜力 - 加快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若掺混比例达5%,年减排量可达670万吨二氧化碳[1] -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以废弃油脂等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清洁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内可比传统航空燃料减碳80%[1] -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2050年航空业65%的碳减排将通过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实现[1] - 到205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将超过3.6亿吨,中国在餐厨废油、农林废弃物等原料资源以及新能源装机容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 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尚处发展初期,与全球领先地区存在较大差距,2024年试点期间价格曾超过2万元/吨,是传统航油价格的数倍[2] - 国内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已达100万吨,但缺乏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未能实现供需有效平衡,供应链各方面临盈利难或成本过高压力[2] - 核心问题在于市场需求不足限制了生产商的连续生产,导致单位成本过高和技术进步较慢[2] - 产业需政策统筹、技术突破、标准认证协同,构建从原料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圈[2] 企业实践与政策建议 - 国泰航空已在香港、洛杉矶、伦敦、新加坡等多个航点推行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注,并携手中石化、中航油、空客等合作伙伴推进国产燃料创新与应用[3] - 政策建议优先从需求端入手确保市场需求,包括加强战略规划明确掺混目标、通过市场化机制分担溢价、将可持续航空燃料纳入政府绿色采购目录等[3] - 建立长期采购协议与市场化定价机制,优化供应链成本与效率,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认证体系[3] 产业发展路径与前景 - 短期通过市场化溢价分担机制降低航空公司成本压力,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从试点走向常态化应用[4] - 中期通过长期采购协议稳定生产商预期,促进产能扩张与技术进步,使成本逐步下降并提升产业竞争力[4] - 长期随着Power-to-Liquid等前沿技术成熟与规模化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将实现与传统航油平价竞争,成为航空燃料主流选择[4] -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航空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需构建规模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以推动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