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金融数据三个“高增长”,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闻网·2025-11-14 00:32
据市场人士测算,今年1至10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企业发 债融资也高于去年同期。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夏宾)中国央行13日公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三个关键指标的同比数据均有 提升。 具体看,2025年10月末,M2(广义货币)余额335.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 高0.8个百分点,在上年同期基数提高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 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今年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同比多增 3.83万亿元。 金融数据三个"高增长",意味着什么? 一是发债热助社融增长。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5%,业内专家认为,国债和特殊再融 资债券等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较快、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均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市场人士指出,货币政策虽然还有一定空间,但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能产生 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如,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未来要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 政策,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