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枪干,解决矛盾和困难(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2025-11-14 06:10
核心观点 - 文章强调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必须摒弃怕事躲事的心理,树立敢担当、善担当的精神,通过真刀真枪干来解决矛盾和困难 [1][3][4] 党员干部现状与问题 - 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怕事躲事的心理和行为,例如缺乏破难题的锐气和担当勇气,遇到难题不敢上、矛盾就退缩,习惯捂盖子 [2] - 部分干部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干事就不会出事的庸俗哲学,遇到问题首先考虑逃避责任而非解决问题 [2] - 一些干部滋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心态,以拖、推、绕的方式应对工作任务 [2] 问题根源分析 - 思想层面的事业观政绩观错位扭曲,滋生了躺平思想,不以攻坚破难为荣,反以不担责为荣 [2] - 制度层面的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想干事的干部迈不开步子,怕因出事被问责,且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干事热情 [2] 思想建设导向 - 必须树立真刀真枪干才能解决矛盾的鲜明导向,清醒认识到干事创业总有风险,不可能一帆风顺 [3] - 树立正确政绩观,主动在事上磨、在干中练,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磨砺出担当作为的铁肩膀和硬骨头 [3] - 实践表明,唯有做矛盾困难面前的强者,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担事干事,才能找到破解矛盾风险之钥,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3] 体制机制完善 - 必须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4] - 对消极避事躲事的干部及时提醒和鞭策,完善干部培育选用机制,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 [4] - 注重从承担重大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线选拔任用干部,以鲜明导向引领党员干部真刀真枪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