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些微光汇聚成大后方文化火炬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1-14 06:55

《绿色的火焰》张庆国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在抗战题材文学的浩瀚星河中,云南作家张庆国的新作《绿色的火焰》以独异的光芒划破常规题材的天 幕。当多数作品仍聚焦于枪林弹雨的军事战场时,这部非虚构力作却将目光投向山河破碎间的文化阵 地,以几百万字史料为骨、百日纵贯中国的田野调查为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重构了大后方知识 分子"以笔为炬"的文明坚守史。作品跳出史料堆砌的窠臼,以文学之思激活沉睡的历史,让"绿色的火 焰"这一源自穆旦诗句的隐喻,成为照亮民族精神根系的永恒火种。 史料与现场的双重验证 非虚构写作的灵魂在于"真实",但该书对真实的追求远超简单的史实复刻,构建了一套"史料考据+现场 实证"的双重验证体系,为历史叙事注入沉甸甸的质感。作者的创作起点并非书斋,而是对"历史敬 畏"的深刻体认——在接受约稿之初,他便深知抗战文化史的陌生性与严肃性,为此先花半年时间沉潜 于历史学者齐春风提供的百万字史料,再"啃"下三十余部文化名人传记,在浩繁文献中梳理出文化"抗 战"的脉络主线。这种"先懂史再叙事"的审慎,使作品的历史基底如青铜鼎般坚实。 如果说史料是作品的"骨骼",那么横跨15省25地的田野调查则为其注入了鲜活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