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发展“海拔经济”,将高山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功打造了以高山蔬菜、惠明茶和畲药材为核心的千万级产业集群,实现了从“生态赤字”到“生态红利”的转变 [1][5][13] 高山蔬菜产业 - 依托“景宁600”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海拔600米以上区域的高山蔬菜种植,产品直供外地高端商超及本地生鲜门店 [1][5] - 推行订单农业模式,与知名生鲜企业共建基地,统一标准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例如景南乡上标村近七成农户从事茭白种植,产品热销上海、江苏等地 [2][5] - 产业带动旅游民宿发展,如上标村集聚民宿与农家乐20余家,2024年实现经营性收入超400万元 [5] 惠明茶产业 - 惠明茶种植规模达8万亩,产值突破9.7亿元,带动4万余茶农人均增收1.2万元 [10] - 通过品牌标准化、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及创新茶饮产品(如融入咖啡、鲜奶等)拓展年轻消费市场 [8][9][10] - 制茶大师蓝香平的合作社联动茶农基地3700亩,户均年增收逾5万元 [8] 畲药材产业 - 预计到2025年底,畲药材种植规模达9.6万亩,年产量达6500吨,一产产值达1.7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4.5亿元 [11] - 企业推行“企业+村集体+农户”机制,如雷华建立600余亩标准化基地,带动农户发展黄精种植近300亩,深加工产品(黄精酒、养生茶等)为村集体年创收20余万元 [11][12] - 畲医药大健康产业被确立为主导产业之一,构建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3] 产业发展模式 - 核心模式为利用高海拔区域气候温润、空气纯净的生态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效益 [1][2][5] - 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订单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加工、旅游)实现多元产业融合 [5][11][13] - 吸引返乡创业人才(如徐克松、李云燕、雷华)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1][9][11]
从山坳到都市:浙江景宁“一抹青绿”何以撬动千万级产业?
中国新闻网·2025-11-14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