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企业“控成本”,为发展“优生态”——四川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破局,四级服务网络精准响应企业急难愁盼
四川日报·2025-11-14 11:07

企业综合服务专窗运行成效 - 四川省企业综合服务专窗运行一周年,累计提供项目、政策、科创、金融、法治五大类76项“一件事”服务近1000件(次)[1] - 全省已建成覆盖“省—市—县—园区”的四级协同企业服务体系,建成各类涉企服务站点307个(市州19个、县区114个、园区174个)[1] 省级枢纽服务功能与成果 - 政策服务专窗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422项省级惠企政策全部纳入,实现精准推送和智能匹配[2] - 项目服务专窗推行“一对一”全流程“管家式”服务,今年1—10月服务省级重点项目63个、企业65家,涉及资金逾2000亿元,办结提速达55.33%[2] - 金融服务专窗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累计提供金融政策辅导、业务咨询189件,协调解决融资共计5613万元[3][4] 基层创新实践案例 - 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企业服务中心推出“一张A4纸”标准化改革,并梳理21项新材料产业专项政策形成专属政策库,成功协助一企业申报环保改造资金约1000万元[5] - 雎水镇改造园区基础设施,缩短运输距离10多公里,缓解企业用电压力并降低成本,建设水库解决园区企业用水问题[6] - 宜宾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之家”数字化平台集成7大模块78项服务功能,注册用户近1.7万个,日均访问页面数1.49万[6] - 宜宾三江新区通过“政企约见平台”和“专窗+综窗”协同模式,助推签约动力电池产业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1100亿元,形成完整产业链[7] 区域特色产业服务 - 成都市成华区围绕机器人产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陪伴式服务[8] - 雅安市针对冷水鱼特色养殖业精准匹配政策,助力产值年增20%[8] - 广元市依托铝产业园区服务驿站,通过“政企人员互派”机制为31家规上企业配备服务专员,解决运输成本高、技术工人短缺等难题[8] 政务服务改革核心理念 - 服务理念从“政府供给什么,企业接受什么”转向“企业需要什么,政府提供什么”[9] - 服务主体从“政府独奏”变为“政府搭台、市场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社会合唱”[9] - 服务内容从聚焦行政审批的“政务办理”拓展到涵盖要素、产业、法治的“增值赋能”[9] - 服务方式从“企业跑腿、人工办理”到“数据跑路、智能匹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