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庆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巴渝大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环球网·2025-11-14 14:59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 通过完善政策、构建平台、优化生态等一系列举措 系统性推动人才工作重塑 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2][9] 人才引进政策与成效 - 整合实施项目跟投、人才奖励等举措支持重点单位集聚顶尖人才 例如吸引前大众集团全球设计负责人克劳斯·齐乔拉加入长安汽车担任副总裁 [1] - 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 2024年以来吸引青年留渝来渝71.2万人 [2] - 推出新重庆青年创新人才项目 每年支持100名青年科技人才自由探索 [2] - 迭代实施博士后创新发展政策 年均招收博士后超1000名 博士后留渝率达90% 较2020年增长10个百分点 [2] - 密切国际交流合作 举办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会议 建设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4] - 在全国首批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 建立国际人才双向离岸创新创业新机制 发布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213项 [4] - 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 联合开展161项技术攻关 实现两地4万多名专家资源共享共用 [5] 人才培养与产业支撑 - 实施卓越工程师、"满天星"软件人才培养专项 每年新增卓越工程师及后备人才1万余名 目前工程师总数达55万人 [3] - 升级"巴渝工匠"行动 高技能人才增至179.5万人 较"十三五"末增长72% [3] - 实施一流学科建设专项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 8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7] - "十四五"时期重庆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185万人 全市三大主导产业70%以上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重庆职业院校 [7]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优化科创平台布局 形成以高能级实验室、高水平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为支撑的平台体系 [6] - "十四五"时期金凤、嘉陵江、明月湖3个重庆实验室挂牌建设 市级以上创新基地平台达到1297家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6] - 金凤实验室建成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8个 集聚科研人员691人 其中院士团队7个 [6] - 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矩阵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9123家、科技型企业达7.56万家 分别是2020年的2.1倍和2.8倍 [7] - 千里智驾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地 赛力斯等高成长型创新企业不断涌现 [7] 人才服务与创新生态 - 布局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 为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 例如支持光动量公司团队 参股投入550万元 公司年产值超2000万元 [8][10] - 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投用两年来 已集聚创新创业人才1100余名 在孵人才企业524家 [10] - 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目录+计分"双通道分类评价体系 累计认定新重庆人才超12万人 [9] - 探索授予重点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权 构建"企业认才、政府认账"新机制 [9] - 将高校用于奖励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至80%以上 试点单位赋权转化知识产权391件 累计金额达到4.1亿元 [9] - 开发投用"渝才荟"应用 压缩评审时长30天以上 73项服务一网通办 支撑重点产业引进人才2万余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