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西问|短评:为何说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
中国新闻网·2025-11-14 15:03

汉学的源起与属性 - 汉学是一门研究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博大学问,其理路与旨归深刻揭示了“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1] - 汉学研究的根本原料与核心议题源自中国,包括思想智慧、艺术审美、语言文字、典章制度等,从甲骨卜辞到经史子集、从司马迁史笔到李杜诗篇、从金石篆刻到石窟壁画[3] - 中国传统学问中的训诂、注疏、考据、辨伪等方法直接影响了汉学的展开路径,成为其得以切入建立的抓手与基石[3] 汉学的世界性价值 - 汉学所专注的内容为人类提供思想启迪,其蕴含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价值理念是超越时空的全人类共同精神财富[5] - 中华文明的智慧成果愈发超越单一文明范畴,是从独特文明经验中产生和汲取具有世界性、普遍性智慧的思想源泉[5] - 汉学是一门全球性事业,由遍布海内外的研究者共同构成探索主体,其发展源于中国而惠及世界[5] 汉学的演进与发展 - 汉学在特殊与普遍的辩证统一中接续发展,演进的历程表明越能深入中国便越能打动世界,使其迸发生机与活力[6] - 当今汉学研究已从早期西方“东方主义”视角,演变为中外学者共同参与的互学互鉴、交流合作的新格局[6] - 推动汉学发展既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汉学正于融通民族与世界的进程中收获新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