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整体进展 - 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至63.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1] - 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1] - 智慧农业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支撑 [1] 低空装备与无人机应用 - 农用无人机已成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准生产工具 [2] - 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0万架,累计作业面积超过4亿亩 [2] - 农用无人机日均作业面积达1000-2000亩,实现害虫防治“快、准、狠”,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降低劳动成本 [3] - 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技术已在规模化生产中广泛应用 [2]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纯电驱动新能源拖拉机、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等高端智能农机特色凸显 [4]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最高可搭载32个激光头,每个激光头每小时可除掉1万棵杂草,对农田零污染 [4] - 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采摘机器人、AI育种装备等前沿科技装备在多个展会上集中亮相 [4] 生产效率与模式变革 - 智能农机将以往需多人多日完成的农活缩短至几小时内精准完成 [5] - 农民可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作出精准决策,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提高粮食产量 [5] - 农机化水平提升催生专业农机手跨区作业、代耕代收等社会化服务模式 [5]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 [6] - 力争到2035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40%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全面突破 [6] - 国务院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驱动的育种体系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6] - 智慧农业具有数据要素、数智技术、数字经济三大驱动力,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 [6]
AI赋能“智慧农耕”让种田更精准省心
中国经济网·2025-11-14 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