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年古都的“文化破圈”与“经济新生”
中国经济网·2025-11-14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 西安市通过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深化文旅融合与数字技术应用,成功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并显著增强经济活力 [1] 文旅市场表现与经济效益 - 2025年上半年西安市接待游客达16011.21万人次,游客总花费为2024.11亿元,实现逆势增长8.03% [1]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开业以来接待游客量突破700万人次,2024年全年街区总收入达2.3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西安奥体中心举办12场大型演唱会,吸引20万跨省观众,通过“票根经济”模式撬动至少1.7亿元额外消费,演唱会观众人均花费是其他游客的3.8倍 [7] 文化资源活化与创新业态 - 西安城墙通过“文物本体监测+环境整治+活化利用”体系,运用AR技术复原唐代场景,并借助3D打印重现历史结构 [2] - 大唐不夜城“诗乐舞”演出结合唐诗与现代舞台技术,年吸引观众超百万人次,碑林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则通过数字化项目让游客在线体验文化 [4]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采用“影视IP+文化创意+全感官沉浸式体验”模式,融合唐文化餐饮、汉服走秀等元素,激发文化消费 [5] 数字内容与演赛经济发展 - 西安成立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吸引32家全链条企业集聚,原创多部XR项目并参与制作500余部微短剧,总体营收超亿元 [7] - 西安演艺集团运营的4个场馆在2025年安排560场次演出,平均上座率达85%,热门演出一票难求 [10] - 全年不断的演赛安排成为西安文化新标志,“情满长安”旅游品牌吸引游客跨省观演观赛并打卡城市地标 [7] 文化惠民与城市生活融合 - 西安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将文化培育融入市民生活,如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的阳台音乐会等活动 [8] - 市民可在家门口享受顶级文化赛事,如话剧《断金》和花游世锦赛等,改变了过去需赴外地观看的习惯 [10] 文化交流与城市品牌建设 -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举办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吸引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与,推动文明互鉴 [11] - 城市探索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型,既守住历史根脉又激活创新因子,提升城市能级和认同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