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观点 - 信用卡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精耕细作的变革,着力调整经营策略、优化用户体验以拓展发展空间 [1] 行业规模变化 -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已连续11个季度下滑,2025年6月末为7.15亿张,较2022年9月末减少约9200万张 [4] - 多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下降,招商银行较去年末减少约200亿元至9276亿元,中信银行较上年末下降4.87%至4649.20亿元,平安银行较上年末下降7.9%至4006.63亿元 [4] - 信用卡App出现迁移与关停现象,如中国银行信用卡App迁移至中国银行App,北京农商银行及渤海银行信用卡App关停,反映银行加速数据与资源整合 [4] 信用卡业务优势 - 信用卡凭借丰富支付场景和免息期等优势,在金融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免息期相当于无成本的短期流动资金 [5] - 建设银行监测数据显示信用卡客户消费笔数在增长,增速较为稳固,反映消费者从小额高频消费转向大额消费 [5]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监管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发展,2022年新规要求银行不得以发卡量等作为单一考核指标,长期睡眠卡占比不得超过20% [8] - 互联网支付产品如花呗、白条以灵活分期和低门槛分流信用卡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 [9] - 消费者需求升级,对信用卡服务要求更精细化,倾向于精选少数卡片稳定使用 [9] - 多家银行为管控成本调整会员权益,如减少机场高铁休息室使用次数、下调快速安检次数、取消接送站服务,劝退权益导向用户 [9] 银行经营策略调整 - 建设银行针对购车、家装、家具家电以旧换新需求加大分期信贷投放,并以文旅消费、宠物经济等新业态为突破口 [12] - 交通银行推动服务下沉,开展县域信用卡营销活动,招商银行完善本地生活生态构建以满足年轻客户需求 [12] - 银行开展多样化营销,针对老年客户、年轻人群、互联网用户,加大与淘宝、京东等平台合作或与潮玩IP联动,发展养老金融 [12] 监管与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3月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探索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 [13] - 部分银行将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标准由日利率0.035%至0.05%调整为0%至0.05%,信用良好客户有望获得更低利率 [14]
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信用卡行业以创新发展破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5-11-14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