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生态与发展双赢新路径 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
中国新闻网·2025-11-14 21:06
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 - 巨野县通过采煤塌陷地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累计修复治理塌陷地2.6万亩、废弃矿山5000亩 [1] - 当地培育文旅景区6个、绿色农业基地12处,带动1.2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1] - 将煤炭开采遗留的“生态伤疤”改造为湿地公园,推动从“生态包袱”到“绿色引擎”的转变 [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鄄城县万华产业园区以树枝、农作物秸秆等涉农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将其转化为产业资源 [3] - 该园区为农民增加秸秆出售收入,并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 [3] - 莱芜区口镇街道90%的玉米秸秆已实现原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利用,主要用于生物质发电等 [4] 环境改善与文旅发展 - 淄博市张店区通过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形成“一河一景”特色风貌,持续改善河湖环境 [5] - 环境改善吸引了白鹭、野鸭等野生动物,齐盛湖公园、孝妇河湿地公园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5] - 沿河区域涌现多个生态旅游示范点,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