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规模与现状 -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要门类 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7.4万家 从业人员109万人 [1] - "十四五"时期全行业年均服务3亿人次劳动者 为5000余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支持 [1] - 行业在服务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过程中已形成一批适应制造企业招聘用工需求的服务产品、模式和解决方案 [1] 试点城市选择与特点 - 试点城市共39个 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等 基本覆盖我国经济大市和制造业重点区域 [1][2] - 试点城市普遍具备较大规模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达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基础、丰富的教育人才资源以及较强的区域示范带动作用 [2] - 试点城市制造业年产值规模体量大、吸纳就业能力强 是所在省份制造业发展较快或代表性较强的城市 招聘用人需求旺盛 [2] 试点重点任务与方向 - 试点将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制造业重点领域 [1] - 各试点城市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确定1到3个细分行业作为试点方向 开展差异化探索 [2] - 重点选择制造业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开展融合发展试点 [2] - 重点打造招聘用工联合体、跨企业培训联合体和创新联合体 [2] -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 创新融合发展场景 培育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 [2] 政策支持与后续计划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指导有关省级部门和试点城市修改完善试点工作方案 [3] - 将及时梳理工作进展、机制创新、典型案例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和典型项目 [3] - 对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依法打击虚假招聘、就业歧视、泄露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3]
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39个城市开展试点
新华社·2025-11-14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