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建投:我国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优势 未来关注钕铁硼材料需求拉动领域
智通财经网·2025-11-16 07:4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拥有从资源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优势,其战略资源价值正被重估 [1][2][3] - 稀土,特别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机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未来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 [1][6][9] - 中国的出口管制和配额调控政策正改善行业基本面,强化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力 [4][5] 中国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和消费国,稀土资源储量约占全球40%,矿产量约占全球70% [1][3] - 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完整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涵盖矿采选、冶炼分离、金属生产、磁材加工及循环回收 [2][3] - 中国稀土资源“南重北轻”,拥有更为稀缺且战略价值更高的中重稀土资源 [1][3] - 稀土具备四大稀缺性:工业价值矿床少、分布极不均匀、产业链集群稀缺、在关键领域不可或缺 [2] 稀土需求核心驱动力 - 稀土永磁是稀土消费最大领域,其中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预计2027年达21.2万吨,年均复合增速13% [1][9] - 新能源汽车是高性能钕铁硼材料需求最明显的拉动领域,未来需求占比约50%,预计2026年汽车领域总需求接近8万吨 [1][8] - 政策推动节能电机渗透率提升,假设2026年稀土永磁节能电机渗透率达21%,国内对应钕铁硼需求约1.8万吨 [8] - 人形机器人是远景新增长点,单台机器人永磁材料用量约2-3公斤,远期市场规模可能达亿台级别,将极大打开需求天花板 [9] 行业政策与基本面变化 - 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2025年先后对多类中重稀土及相关技术设备进行出口限制 [4] - 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配额增速从2021-2023年的20%以上大幅回落至2024年的5.9%,行业供需走向平衡 [4] - 2025年新规将进口矿冶炼分离纳入总量控制,进一步扩大了调控范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