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饰件行业正从简单的功能装饰件,转变为定义车型个性、品牌差异和用户体验的核心环节,推动乘用车内外饰件单车价值量逐年增长 [1][8]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饰件市场规模达3956亿元,同比增长6.29%,其中外饰件占比66.48%,内饰件占比33.52% [1][8] - 行业由主机厂参控股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和独立第三方供应商三大类主体构成,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10] 行业概述与分类 - 汽车饰件是构成汽车内外视觉形象、具备装饰属性和防护、密封、降噪等实用功能的零部件集合 [2] - 按材质可分为塑料类、金属类、软质类、复合类等;按安装位置和功能可分为外饰件和内饰件 [2] 行业进入壁垒 - 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初期需投入大型生产设备、厂房建设及模具开发 [4] - 运营阶段面临整车厂较长付款账期带来的现金流压力,以及维持安全库存的资金占用 [4] - 整车厂设有严格的供应商评审体系,需经过技术评审、样件试制、小批量验证等多重环节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 [4] 政策环境 - 国家及地方层面发布了一系列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的政策,为汽车饰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塑料、金属、橡胶等原材料及电子元器件、模具制造等行业 [6] - 产业链中游为汽车饰件生产企业,下游面向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和汽车售后市场 [6] -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6%,为饰件行业带来增长空间 [7] 市场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饰件市场规模为3956亿元,同比增长6.29% [1][8] -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对轻量化汽车饰件需求更为迫切 [7] 市场竞争格局 - 主机厂参控股企业典型代表有华域汽车、富维股份、诺博汽车,深度依托整车集团资源 [10] - 外资/合资企业核心参与者包括李尔、佛瑞亚、麦格纳等,凭借全球化运营和成熟技术体系布局 [10] - 独立第三方供应商代表企业包括宁波华翔、新泉股份、继峰股份等,聚焦成本控制与快速响应 [10] 主要企业分析 - 华域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846.8亿元,其中内外饰件业务收入615.5亿元,占比72.7% [10] - 富维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3.01亿元,汽车内饰业务占比54.68%,汽车保险杠业务占比23.81%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普及对轻量化提出更高要求,碳纤维、铝合金、高强度塑料等轻量化材料将广泛应用 [12] - 在环保政策背景下,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化,采用可回收、可降解材料,并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12]
研判2025!中国汽车饰件行业进入壁垒、市场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