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争锋到街巷同欢:一场赛事,三地同心
人民日报·2025-11-16 20:30
赛事概况与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十五运会)成功举办,是首个包含跨境马拉松等项目的全运会[3] - 赛事包含风驰电掣的赛道竞技、泳池争先以及场馆内如潮的呐喊,营造出激情澎湃的氛围[1] - 全运会作为纽带,将粤港澳三地居民紧密连接,通过同生活、同运动、同体验增进理解与距离[7] 文化融合与情感共鸣 - 赛事深植于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的背景,例如篮球交流中“传波”的默契无需解释[3] - 三地共同的文化记忆在赛事中传承,如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澳门塔石体育馆设置非遗展示与手作体验区[3] - 龙舟、舞狮、武术等富有岭南文化韵味的传统项目纳入群众赛事,持续激发三地居民情感共鸣[3] 公众参与与社会融合 - 公众参与广泛,包括81岁香港居民参与乒乓球赛、澳门1500名志愿者服务赛事以及420名深港澳青年在“人民杯”体育嘉年华同台竞技[7] - 全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经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传递,最终融为“同心之火”,象征三地同心同行[7] - 赛事体现了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与制度规则“软联通”的完善,以及三地居民“心联通”的深化[7] 区域协同与发展前景 - 从赛场争锋到街巷同欢,赛事拉近了粤港澳三地的心灵距离,使湾区融合更加生动具体[1][7] - 粤港澳三地携手并进,共绘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新篇,融合脚步愈发坚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