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空观察|压学分减“水课” 高校人才培育如何添分量?
央视网·2025-11-16 22:14

央视网消息:学分是大学生毕业的通行证,每门课都有固定的学分,修够学校要求的总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这个学期,不少高校宣布缩减学生毕业所需的总 学分。压减学分,就意味着大学四年可以少上几门课。 那么,高校为何要压减学分,怎么减?压了学分,减了一些所谓的"水课",大学教育可以增加什么?这一加一减之间的度该如何把握?学业评价方式如何更 多元?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反映了什么? 高校为何压学分减"水课"?怎么压如何减? 首先,我们要到几所高校,去看看它们为何,以及怎样压学分、减"水课"。这个学期,东华大学的大一新生收到了一份更精简的本科课程计划,他们毕业所 需的总学分从原来的180分左右缩减到160学分以内,约减少了10门课。 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 杜明:把我们这些冗余的这种课程内容,还有已经过时的,不适合我们现在当前时代的这些课程内容,做了大幅度的删减。 在复旦大学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本科生的毕业学分将减少20多分,这源于复旦今年开始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3.0方案。该方案强调"压学分、压水课", 本研课程全部打通,通过分学段整合、跨学段认可等方式,裁剪重复内容。 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殷立峰:我们把课程的难度和密度进行了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