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为“十五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1][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3]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点任务,许多改革任务需在“十五五”期间完成 [3] - 需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能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 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推动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五五”时期需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 - 贯彻新发展理念需市场与政府协同发力,市场激发主体活力推动技术升级,政府完善宏观治理防范风险 [4] - 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4] 做强国内大循环与应对外部冲击 - “十五五”时期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国内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5] -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促进商品要素资源高效配置,释放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的市场潜力 [5] - 破除要素流动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集聚全球优质资源 [5]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分工协作降低交易成本 [8]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等 [8] - 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9] 建设法治经济与信用经济 -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规范经济活动,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 [10] - 加快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拓展信用在行政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10] - 以信用评价为基础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10]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11] - 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健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 [11] -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11] 加强和优化政府监管 - 政府需担负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的责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 [14] - 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重点领域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4] - 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监管体制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14]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16] -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政府理念转变和流程再造,推动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16] - 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16]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2025-11-17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