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系统思维破解充电难(纵横)
人民日报·2025-11-17 06:10

政策核心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比"十三五"时期末增长5倍多 [1] -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充电难题仍是制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影响公众购车意愿的短板 [1] - 充电难体现在空间分布不均(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密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较少)、时间错配(小区白天闲置、夜间紧张)以及质量问题(故障维修不及时、平台不兼容、充电速度慢) [1] - 挑战原因包括充电桩建设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困扰运营商,居民区配电容量不足及老旧小区电路改造难,以及人口密集区域面临"找地难"困境 [1] 政策与系统解决方案 - 补短板需强化系统思维,政策需在用地规划、电力扩容、标准制定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并推动新建小区与商业区严格执行充电设施配建标准 [2] - 提供财政补贴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2] 技术创新方向 - 技术创新是关键变量,生产企业需加大力度在电池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2] - 有条件的充电站可考虑利用光伏系统和储能电池等设备以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2] - 平台一体化建设能提高效率并改善用户体验 [2] 农村市场机遇 - 农村充电网络是蓝海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进,农村地区充电需求逐渐增多 [2] - 结合农村分布式光伏等资源优势,建设低成本、易维护的充电设施,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