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产业“家底”更加殷实(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11-17 06:10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 - 人形机器人“夸父”在无人陪跑情况下完成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任务,显示机器人角色和技能日益丰富 [1] - 机器人产业加速演进,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1] - 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3,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源泉,产业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场景、资金支持和持续迭代动力,二者相互促进形成健康创新生态系统 [1] - 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带动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并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未来产业筑基 [1]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 [1][2] 关键领域技术突破 - “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创造单月掘进542米新纪录 [2] - CR450动车组巩固扩大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 - 5G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 [2]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 “中试验证”被视为从“实验室成功”通往“产业化落地”的关键步骤 [3] -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中试验证为主业,服务科研院所及新药研发企业超200家 [3] - 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有助于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效 [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五轴联动机床,填补“工业母机”领域多项国内空白 [3] - 华为锚定自主创新,新一代鸿蒙操作系统迈入“好用”新阶段 [3]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可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效率 [3] 未来产业发展前景 - “十五五”时期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 [3]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列为“十五五”时期12项战略任务之首 [2] - 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可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愿景变为现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