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读者点题”:政商交往,如何做到既“亲”又“清”?
人民日报·2025-11-17 07:28
政商交往的现状与挑战 - 部分官员因政商勾连导致的腐败问题曝光,存在官员入干股、收回扣以及商人送钱财、搞围猎等不正当交往[1] - 监管加强后权力寻租和官商勾结现象减少,但部分党员干部误解"清"的内涵,为避嫌而与企业家疏远,导致不担当和不作为[1] - 政商交往存在"亲而不清"易滋生腐败与"清而不亲"易不担当的两难困境[2] 构建健康政商关系的方法论 - 健康的政商关系本质是干事和干净的辩证统一,需做到公私分明[2] - 把握政商交往的"边界感",内功需秉持公心,做到"无欲则刚",如优秀官员拒绝客商礼物维护纯粹关系[2] - 外功需严明纪法并完善制度,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贪污贿赂犯罪2.2万余人,起诉渎职犯罪1800余人[3] 制度创新与地方实践 - 国家层面落实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待遇,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3] - 地方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安徽芜湖繁昌区举办150多场"上门办公会",现场解决企业需求[3] - 辽宁推出《办事不找关系指南》清除模糊地带,陕西西咸新区为企业配备法企联络员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4] 健康政商关系的核心与影响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亲""清"关系的根本,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有敬畏也能有作为[4] - 官员和企业家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将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