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尔投资组合变动 - 旗下对冲基金Thiel Macro LLC在第三季度完全清仓英伟达股票,此前英伟达持仓约占其投资组合的40%,超过53.7万股 [1][4][5] - 该对冲基金整体美股持仓规模从第二季度的近2.12亿美元断崖式下降至第三季度的7440万美元,缩减了近三分之二 [3][5] - 投资组合高度集中,仅保留三只股票:特斯拉、微软和苹果,换仓率超过80% [1][5] - 对特斯拉进行大幅减仓,减持约76%至65,000股,占组合比重降至近39% [1][5] - 首次建仓微软和苹果,分别占投资组合的34%和27% [1][5] - 同时完全清仓了Vistra能源公司股票,此前该仓位占组合的19% [5] 对人工智能(AI)行业的观点 - 认为AI的变革将是“缓慢燃烧”的过程,而非市场当前炒作的快速爆发 [2][7] - 警告市场对于AI的炒作周期已远远超前于其实际经济性,并将此时刻与1999年互联网泡沫进行比较 [1][7] - 认为能够提供持久经济增长价值的是平台型软件公司,而非估值已处于历史最高位的纯粹芯片公司 [2][8] - 其清仓英伟达的举动被视为对“AI泡沫论调”的呼应,凸显对AI投资狂热可持续性的怀疑 [2][4] 英伟达公司基本面与市场表现 - 英伟达市值突破了5万亿美元的里程碑关口 [1][4] - 公司季度销售额从393亿美元大幅上涨至467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大幅增长56% [5] - 华尔街分析师持续上调目标价,开始接近300美元,并普遍预计到2030年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 [1][5] 其他科技巨头的比较与定位 - 转向投资微软和苹果,认为这些公司拥有更多元化的营收来源,如庞大的云计算业务、消费电子设备及软件服务 [7][8] - 微软和苹果被认为拥有更强劲的负债结构、更坚如磐石的自由现金流和更成熟的多元业务模式,在AI整合中更具“长期盈利基础” [8] - 苹果公司因未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上大举烧钱,其保守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反而成为重大福音,使其兼具“安全避风港”与“AI贝塔”双重投资定位 [8][9] - 苹果拥有超过23亿台终端设备安装基数,被视为潜在的AI热潮赢家,但未背负沉重的AI资本开支风险,且账面有充足自由现金流 [9]
AI泡沫论再起! 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清仓英伟达(NVDA.US) 拥抱“安全避风港”苹果(AA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