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产业到民生 中国计量如何“量”出高质量未来
中国经济网·2025-11-17 15:58

国家计量能力整体提升 - “十四五”以来全国计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计量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基本实现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的量子化复现[1] - 在量子、微纳尺度等领域有40多项重大关键计量技术取得突破[1] - 服务能力日益完善,新增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2家,总计达到69家,并批准建设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中心16家[1] 产业升级与数据驱动转型 - 计量技术推动生产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实现工艺革新与效能提升[2] - 国家白酒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高能电子束辐照将陈化反应提速40%-60%,结合数字算法实时采集100余项工艺数据,缩短陈酿周期并降低仓储成本[2] - 广西六堡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构建全产业链智慧测控平台,通过部署物联网和传感器实现种植环境调控、加工工艺优化等突破[3] - 塔里木油田打造全链条计量智能“数据湖”,首次将单井、联合站、储运销售三大系统数据纳入统一模型,提升油气产品商品率等核心指标[3] 健康医疗领域的精准计量应用 - 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针对手术机器人开发检测方案,覆盖运动精度、光学成像等12项核心指标,运动控制主从操作距离准确度不大于8mm,姿态准确度不大于12°[4] - 四川中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全球首款多参数全模态生理信号模拟器,可对华为、小米等品牌智能穿戴设备进行直接检测,为健康数据提供准确性保障[5] 智慧城市与民生服务 - 南方电网建立智能量测技术体系,完成计量管理体系数字化升级,可在极端天气下实现停复电实时监测预警和精准调配抢修物资[6]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水电气表可实现远程拉合闸操作,用户可通过微信等平台查询每日用电量和费用明细,提升用电透明度[6] - 威胜与腾讯等企业战略合作,为智慧城市提供底层设备支持,整合计量数据与天气、交通监控数据[7] - 通过监测智能水表数据可掌握独居老人用水情况,长时间无用水记录时系统可发出预警,体现计量数据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