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AI假图骗“仅退款”,别耍“小聪明”
新京报·2025-11-17 16:25

电商平台“仅退款”服务滥用现象 - 部分买家利用AI技术伪造商品问题图片以申请“仅退款” 例如将新鲜水果P成发霉 鞋袜衣物P成破洞 化妆品P成损坏 [5] - 此类行为遍布服装 美妆 鞋袜 植物 生鲜果蔬等各大商品类目 商家指出部分伪造图片存在明显AI生成痕迹甚至未处理干净水印 [5] - 滥用“仅退款”规则已衍生出系统灰色产业 有“师傅”以288元学费传授技术 并宣称一个账号约可成功退款30次 [7] 滥用行为对行业的影响 - 滥用行为对商家造成损失 虽然单笔金额多针对百元以内商品 但频繁发生使商家总损失不小 [7] - 商家易陷入维权成本高于损失金额的困境 因单笔金额较小难以通过法律途径有效追索 [7] - 此类不诚信和违法行为对电商市场生态和商家合法利益造成损害 [5] 行业监管与平台责任 - 电商平台为提升消费体验推出“仅退款”绿色通道 该模式需买卖双方共同遵守规则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6] - 平台需高度重视AI伪造图片现象 履行主体监管责任 加强AI图片识别技术研发与应用并建立更严格审核机制 [8] - 平台应对多次违规用户依法依规处理 例如采取拉入黑名单 限制购物和退款权限等措施 [8] 法律与合规框架 - 今年9月1日生效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为AI生成内容使用划出红线 规定不得删除、篡改、伪造标识或为恶意行为提供工具 [7] - 有偿教授AI造假技术并出售教程牟利的行为涉嫌违法违规 [7] - 消费者以AI造假图虚构理由获取退款可能涉嫌诈骗 需承担赔偿责任及法律责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