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观测太阳又多了一双“慧眼” 从一台望远镜“看”源头创新
人民日报·2025-11-17 16:49

项目启动与战略意义 - 全球首台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专用观测设备AIMS望远镜正式启用,填补了国际上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观测的空白[1] - 项目符合“十五五”规划关于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的建议,旨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创新[1] - 项目目标为抢占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观测先机,确保在太阳物理前沿观测阵地上的领先地位[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AIMS望远镜将太阳磁场测量精度提升至优于10高斯量级,显著高于国际上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普遍100高斯的测量精度[2][3] - 研制出国际上首台既有超高光谱分辨率又具有成像功能的中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其光谱分辨率指标提升至国内原有水平的156倍[3] - 团队实现了关键元器件的从零突破,包括找到适合红外偏振测量的硒化镉双折射晶体材料,并研发出国际上最大口径的硒化镉中红外波片[3] - 望远镜的红外终端科学仪器光谱仪和8—10微米成像光路及真空制冷系统等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4] 项目组织与实施 - AIMS望远镜的研制是一次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成功实践,由国家天文台总体协调,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多个单位合作参与[3] - 项目注重顶层设计,将指标、功能深度细分并明确技术接口,确保了项目过程顺利,未出现设计返工问题[4] - 项目选址于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当地政府提供了关键支持,例如使用直升机协助运输设备,并在两年内完善了基础设施[5] 团队贡献与挑战 - 青年科研人员是项目建设现场的主力,承担了大量安装、调试等一线工作[5] - 团队在高海拔地区克服了高原高寒、缺氧、物资稀缺等困难,持续数月每日长时间工作,但无人退缩抱怨[5] - 团队通过前后方联动,历时两个多月解决了因低温导致光学镜面面形变化进而影响成像质量的技术难题[6] 初步成果与未来展望 - 调试及科学试观测期间,AIMS望远镜已成功获取多个中红外波段的太阳耀斑数据,为揭示太阳剧烈爆发机制提供了新数据支持[6] - 项目团队下一步计划将维护和运行好AIMS望远镜,并围绕其开展前沿科学研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