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调整将延续到何时?分析称尚未看到牛市顶部信号
第一财经网·2025-11-17 19:17

市场近期表现 - 沪指围绕4000点关口反复震荡,11月17日报收3972.03点,跌幅0.46%,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11%和0.2% [2] - 两市成交额连续缩量,11月17日成交额为1.91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73亿元 [2][3] - 两融余额跌破2.5万亿元高位,11月14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4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超百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减少134.56亿元,融券余额减少3.74亿元 [2][3] - 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股出现回调,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跌幅较大,而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等行业周涨幅居前 [3] 资金动向与板块轮动 - 市场资金出现净流出,11月17日光伏设备、半导体板块净流出均超40亿元,生物制药、消费电子、证券板块也遭遇资金净流出 [4] -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能源金属、军工、AI应用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医药等板块跌幅居前,锂电池产业链个股表现活跃 [4] - 11月以来资金从高位的科技板块轮动至低位的资源、消费与医药板块,市场博弈性增强 [4] 市场格局与驱动因素 - 业内普遍认为A股慢牛格局未发生改变,尚未看到牛市顶部信号 [1][2][6] - 市场核心问题在于主线缺位,科技板块长期逻辑坚实但短期性价比不足,顺周期板块受制于中期逻辑不确定性 [2] - 市场驱动力正从流动性向基本面转换,股市主要驱动因素有望由估值端转为业绩端 [7][9] - “十五五”规划的落地优化了经济转型路径,降低了收缩政策可能性,有利于长期牛市格局形成 [7] 配置策略与后市展望 - 建议投资者把握短期性价比进行波段操作,科技成长短期调整后性价比回升,明年春季前或仍有反弹机会 [9] - 配置可聚焦科技创新、消费复苏、高股息防御三大主线,关注AI+产业链的渗透率提升机遇以及新老消费轮动 [9] - 后续市场可能出现风格再均衡,主题投资与价值股涨幅差距较大,公募基金对科技股配置超40%,后续买盘力量可能边际减弱 [10] - 市场在当前位置震荡较为合理,调整后的科技成长再现配置机会,顺周期板块仍具估值修复空间 [5][8]